阿瑟·F·伯恩斯

阿瑟·F·伯恩斯
Arthur F. Burns
美国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70年—-1978年
继任G·威廉·米勒
美國經濟學會會長
个人资料
出生(1904-04-27)1904年4月27日
 奥匈帝国斯坦尼斯勞(現烏克蘭
逝世1987年6月26日(1987歲—06—26)(83歲)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母校哥伦比亚大学
专业政治家、学者、经济学家

亚瑟·法蘭克·伯恩斯(英語:Arthur Frank Burns,1904年4月27日—1987年6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斯坦尼斯劳,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士,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伯恩斯在1970年1月31日至1978年3月8日担任美联储主席。

伯恩斯在罗格斯大学教书十多年,1941年又回到了母校任教。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伯恩斯还曾担任国家经济研究局主席兼董事长。后来他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并且还担任总统劳工管理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伯恩斯还曾担任国家经济研究局主席兼董事长。后来他受邀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并且是总统劳工管理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之前,他一直是总统的特别顾问。[1]

伯恩斯在“大通胀”时期(1965-1982)中期担任美联储的主席。简而言之,在大通胀期间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通货膨胀和通胀所带来的预期上升压力,当通货膨胀开始上升时,决策者往往因为反应滞后,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在过去十年中,一些不利于经济的因素加剧了通货膨胀。例如石油和食品价格的冲击。正如伯恩斯后来总结“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犯错的机会实在太多。[2]

离开美联储后伯恩斯成为了研究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杰出学者,同时他还在乔治城大学兼任教授,并继续在全国进行经济政策的演说。1979年他加入了由共和,民主两党组成的反通胀委员会,在1980年他主持里根总统设立的国际货币政策工作组,后来里根任命他为美国驻德国大使。[3]

伯恩斯在经济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着重于商业周期的研究,例如他的著作《经济知识的前沿:散文》和《经济决策者的反思》[4]

伯恩斯在1987年去世。

參考資料

  1. ^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rthur F. Burns. federalreservehistory.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2. ^ 美聯儲(US)理事會. Statements and Speeches of Arthur F. Burns 1970-1978.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3. ^ 美聯儲理事會主席亞瑟·伯恩斯. Papers of Arthur Burns. fraser.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4. ^ 伯恩斯(Arthur F.). Current Recession in Perspective. fraser.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1886-1900
  • 弗朗西斯·沃克英语Francis Amasa Walker (1886)
  • 查爾斯·鄧巴英语Charles Franklin Dunbar (1893)
  • 約翰·克拉克 (1894)
  • 亨利·亞當斯英语Henry Carter Adams (1896)
  • 亞瑟·哈德利英语Arthur Twining Hadley (1898)
  • 理察·伊利 (1900)
1901-1925
  • 艾德溫·賽里格曼 (1902)
  • 法蘭克·陶西格英语F. W. Taussig (1904)
  • 精琪 (1906)
  • 西蒙·派頓英语Simon Patten (1908)
  • 戴維斯·杜威英语Davis Rich Dewey (1909)
  • 埃德蒙·詹姆斯英语Edmund J. James (1910)
  • 亨利·法納姆英语Henry Walcott Farnam (1911)
  • 法蘭克·菲特 (1912)
  • 大衛·金利英语David Kinley (1913)
  • 約翰·格雷英语John H. Gray (economist) (1914)
  • 沃爾特·威爾考克斯英语Walter Francis Willcox (1915)
  • 托馬斯·卡佛英语Thomas Nixon Carver (1916)
  • 約翰·康芒斯英语John R. Commons (1917)
  • 歐文·費雪 (1918)
  • 亨利·加德納英语Henry B. Gardner (1919)
  • 赫伯特·達文波特英语Herbert J. Davenport (1920)
  • 雅各布·荷蘭德英语Jacob Hollander (1921)
  • 亨利·席格英语Henry Rogers Seager (1922)
  • 卡爾·普萊恩英语Carl C. Plehn (1923)
  • 韋斯利·米切爾英语Wesley Clair Mitchell (1924)
  • 艾琳·楊英语Allyn Abbott Young (1925)
1926-1950
  • 甘末尔 (1926)
  • 托馬斯·S·亞當斯英语Thomas Sewall Adams (1927)
  • 弗雷德·泰勒英语Fred M. Taylor (1928)
  • 埃德溫·蓋伊英语Edwin Francis Gay (1929)
  • 馬修·哈蒙德英语Matthew B. Hammond (1930)
  • 歐內斯特·博加特英语Ernest L. Bogart (1931)
  • 喬治·巴奈特英语George E. Barnett (1932)
  • 威廉·里普利英语William Z. Ripley (1933)
  • 哈里·米利斯英语Harry A. Millis (1934)
  • 約翰·克拉克英语John Maurice Clark (1935)
  • 阿爾文·約翰遜英语Alvin Saunders Johnson (1936)
  • 奧利佛·斯普拉格英语Oliver M. W. Sprague (1937)
  • 阿爾文·漢森 (1938)
  • 雅各布·維納 (1939)
  • 弗雷德里克·米爾斯英语Frederick C. Mills (1940)
  • 薩姆納·斯利克特英语Sumner Slichter (1941)
  • 埃德溫·諾斯 (1942)
  • 阿爾伯特·沃爾夫英语Albert B. Wolfe (1943)
  • 約瑟夫·戴維斯英语Joseph S. Davis (1944)
  • 以賽亞·夏夫曼英语Isaiah Leo Sharfman (1945)
  • 伊曼紐·戈登衛塞英语Emanuel Goldenweiser (1946)
  • 保羅·道格拉斯英语Paul Douglas (1947)
  • 約瑟夫·熊彼特 (1948)
  • 霍華德·S·艾利斯英语Howard S. Ellis (1949)
  • 法蘭克·奈特 (1950)
1951-1975
1976-2000
2001-至今
规范控制数据库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国际
  • FAST
  • ISNI
  • VIAF
各地
  • 法国
  • BnF data
  • 德国
  • 以色列
  • 美国
  • 日本
  • 捷克
  • 荷兰
学术
  • CiNii
  • 数学谱系计划
人物
  • 德意志传记
  • Trove
其他
  • NARA
  • IdRef